外貿與英語向來息息相關,業務員需要直接面對形形色色的外國客戶,從開發客戶、談判、接待甚至是發貨相關的各種單據,都會接觸到英語。
有人會問了,不會英語就真的跟外貿行業無緣嗎?
不是的,但如果會英語,許多工作都會事半功倍,更加輕松。不會英語的人想要快速入門,只需要掌握一個核心:積累。
積累一詞看似寬泛,但找對積累的方向后卻是最能快速看到成效的方法。
積累的第一步,我們應該放在‘了解’上。首先,你需要了解自己的產品與所處行業,以及工作中要接觸的事物有哪些。說起來簡單,但這其中就包含了非常大量的詞匯。
打個比方說,你是做燈泡進出口的,那么除了掌握最基本的燈泡類型、亮度等等專業詞匯之外,還有許多衍生詞匯需要了解。例如你還需要知道照明與電流相關的詞用英語該如何表述。
車燈 car lamp
投光燈 spot light / lamp
走線燈 light linear
泛光燈 flood light / lamp
景觀燈 landscape light / lamp
鋁 Aluminum
聚氯乙烯 PVC
合金 Alloy
重點照明 Accent lighting
安定器 Ballast
亮度 Brightness
燭光功率 Candle power
恒流源 Constant current source
交叉頻率 Crossover frequency
涌入電流 Inrush current
節電模式 Power save mode
這些產品相關的詞匯不僅要認得、會講,還要聽到或看到的時候立刻反應過來。這樣一來,在和客戶溝通的時候才能迅速地理解。
除了產品相關詞匯之外,外貿術語也需要大量的積累。常見的運輸條款以及縮寫都要記得清清楚楚。試想一下,當客戶說起FOB、C.I.O.、C.& F.的時候,你無法第一時間理解這些縮寫的意思,就容易讓客戶懷疑你的專業性。
當對產品詞匯以及外貿術語都有一定積累的時候,你會發現,與客戶溝通時盡管無法完成完整的句子,但你能夠通過提取其中的關鍵詞理解客戶的需求。
例如說:
We would like to have your firm C.I.F. prices.
我們希望能夠得到你們到岸價的實盤。
在這句話中只要理解了‘C.I.F. prices’,即使你不知道其他單詞的意思也能夠明白客戶想要你提供‘到岸價的實盤’。
3.掌握金額相關詞匯
在與客戶溝通的時候,報價與詢盤是必不可少的話題。所以金額、價格比對、付款方式如何用英語描述都需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。這樣在談判的時候,才能更精準地判斷客戶對報價的感受。
舉例來說,折扣是一個出現頻次較高的詞匯:
We can offer you 10% discount again, this is the best we can offer.
我們可以再提供給你百分之十的折扣,這是我們最優惠的價格。
需要注意的是,英文中對折扣的表達方式和中文大不相同,如果你想表達8折,在英語中并不會出現與8相關的數字,而會是20% off或者20% discount。
有時候對方會通過對比來表達。這個時候盡管句子中有許多不認識的詞匯,但抓住重點就能理解對方認為價格過高。
You are facing keen competition from other suppliers in the market, whose prices are much lower than yours.
你們目前面臨和與許多供應商競爭,他們的報價比你們的要低很多啊。
有人又會問了,即使我做了積累能看懂客戶說什么,可還是不知道怎么樣表達完整的句子。
實際上,外貿客戶來自各個不同的國家,很多客戶的母語也并非英語。做外貿其實就是希望能談成更多單子,所以只要能將關鍵信息(價格、產品參數等等)清晰地表達出來、不出現錯漏,其實并沒有人會嚴格要求你的語法或者句子的完整性。
口音就更是這樣了,不同國家地區的客戶口音也是五花八門、各有特色,這種時候不要怕、多開口溝通才是正確的選擇。
總的來說,盡管在學習英語的道路上有許多看似便捷的道路,但積累才是那條既能打下好基礎又能每一步都看到成效的路。做到這一點,想要入門就不會太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