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mira
【摘要】歐盟REACH法規(化學品注冊、評估、授權和限制)自2007年實施以來,不斷更新以強化對化學品的安全管理。作為全球最嚴格的化學品監管體系之一,REACH直接影響出口歐盟的B2B企業,尤其是涉及化學品、消費品、紡織、電子等行業的供應商。本文結合2024-2025年最新修訂內容,梳理合規要點與豁免清單,幫助企業高效應對新規,降低貿易風險。
一、2025年REACH法規核心更新與合規要求
1. 新增限制物質清單(附件XVII)
18項CMR物質:2025年1月,歐盟擬將18項致癌、致突變或生殖毒性(CMR)1B類物質新增至附件XVII,包括5項致癌物、1項致突變物和12項生殖毒性物質。這些物質在投放市場或供應普通公眾時,濃度若超過CLP法規限值將被禁止。
PFHxA類物質限制:2024年9月新增第79項,限制全氟己酸(PFHxA)及其鹽和相關物質,要求均質材料中PFHxA及其鹽含量<25ppb,相關物質總和<1000ppb。
其他新增限制:如2023年新增的合成聚合物微粒(第78項)和甲醛(第77項),需關注具體行業應用限制。
2. 實施時間與過渡期
CMR物質:2025年9月1日起實施,與CLP分類更新同步。
PFHxA類物質:2024年10月生效,企業需立即調整供應鏈檢測標準。
3. 專業用途標識要求
若受限物質用于專業用途(如工業原料),需在包裝標注“限專業人員使用”,并確保下游用戶具備安全操作能力。
二、REACH豁免清單:企業可靈活應用的規則紅利
1. 注冊豁免情形
低產量物質:年產量或進口量低于1噸的化學物質可豁免注冊。
自然存在物質:未經化學改性處理的礦物、原油、天然氣等。
聚合物:暫豁免注冊,但若單體含量>2%且年總量>1噸,仍需注冊。
科研用途:研發用物質可申請最長10年豁免期。
2. 使用限制豁免
特定行業用途:例如,異丙苯在非專業飛行員使用的航空燃料中允許濃度>0.1%w/w,但汽車燃料不受此限。
其他法規覆蓋物質:如已列入POPs法規(如五氯苯酚、十溴聯苯醚)的物質,REACH限制條款可能刪除或調整。
特殊場景:國防用途物質可由成員國豁免,回收再生材料若與已注冊物質相同則無需重復注冊。
三、企業合規應對策略
1. 供應鏈深度管控
材料篩查:使用合規工具(如上海沐睿的數據庫篩選系統)識別高風險物質,優先采購附有第三方檢測報告的原料。
動態跟蹤:定期核查ECHA官網或訂閱合規服務,及時獲取附件XVII和SVHC清單更新。
2. 檢測與認證優化
針對性檢測:根據產品類型選擇SVHC檢測(超0.1%需通報)或限制物質檢測(如鄰苯二甲酸酯、PFAS類)。
分類管理:對高風險產品(如紡織品、電子電器)實施更嚴苛的濃度監控。
3. 利用豁免規則降低成本
小批量生產:若年出口量<1噸,可豁免注冊,但需確保用途不涉及限制清單。
豁免申請:針對科研或特殊工業用途,提前向ECHA提交豁免申請材料。
4. 內部培訓與合規體系搭建
員工培訓:強化法規意識,確保采購、生產、質檢環節符合REACH要求。
文件管理:保存完整的供應鏈溝通記錄、檢測報告和合規聲明,以應對抽查。
四、結語
歐盟REACH法規的持續更新既是挑戰也是機遇。企業通過精準把握豁免條款、提前布局合規策略,不僅能避免高額罰款和產品召回風險,還可借機優化供應鏈,搶占市場先機。建議與專業合規服務機構合作,建立長效管理機制,確保貿易鏈路暢通無阻。
延伸閱讀:
可訪問歐盟ECHA官網,查詢REACH限制物質清單
如需獲取完整豁免清單或定制化合規方案,請聯系專業團隊。